《交通建设报》:老书记的防疫故事

发布时间: 2020-07-10     来源: 《交通建设报》作者:王昌

  “您一定要帮我们这个忙,不能眼看着我们生活没保障呀。”


  “稍等一会,我马上过去接您!”


  这个喉咙沙哑、声音急促的人,正是天航局“天羚”船党支部书记朱建辉。


  今年48岁的朱建辉,担任船舶书记已经10余年了,常年海上漂泊的日子让他的双鬓掺杂了许多白发,大家都喜欢叫他“老书记”。


 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沙特蔓延,“天羚”船所在的天航局沙特吉赞经济城人工岛项目也受到严重影响。朱建辉知道,船舶作业空间相对封闭,一旦病毒被携带上船,全员都不能幸免。为此,他从一开始就提出了“严防死守,筑牢船舶防疫铜墙铁壁。”的口号。“一定要严格控制人员上船,除了必要的食物供给,整条船必须做到‘与世隔绝’。”这是朱建辉当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。


  疫情来袭,导致沙特当地各大超市、店铺相继停业,“天羚”船的食物补给被迫中断。朱建辉每天电话打个不停,经过多方协调,当地政府终于同意点对点给“天羚”船配送生活补给物资。


  此时的人工岛工地,地表温度超过50度。由于补给配送人员第一次来人工岛送货,异常复杂的环境和道路很快让他们迷了路,不时打来电话询问,“你们船舶在哪儿?你们发来的定位我这怎么显示在红海里面?”为了尽快拿到补给物资,朱建辉一大早就带领员工下船登岛迎接,他们足足寻找了2个半小时,步行10多公里,终于和补给人员碰上头,而此时朱建辉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浸透,但他还是开心地掏出对讲机向同伴喊了一声,“找到了!”大家的食物供给有了保障,朱建辉心里比谁都高兴。


  可是很快,朱建辉又陷入了困局。由于沙特当地不生产蔬菜,平时大家吃的蔬菜几乎全部靠进口,价格高是一方面,疫情期间就愈发难采购了,这让朱建辉犯了难。 “船员们每天顶着高温辛苦作业,如果每天连新鲜蔬菜都保证不了,这可不行!”朱建辉暗暗跟自己较上了劲,“买不到,能不能自己种植蔬菜?”他的脑海中闪出这个念头。


  说干就干,朱建辉和大厨一起上网查阅资料,学习绿豆芽的培植技术。“先让员工吃上新鲜的绿豆芽,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。”朱建辉不停念叨着。他还巧妙地将纯净水桶做成了种植容器,并带领两位船员在附近寻找适合种植蔬菜的土壤。一切就绪,第二天,朱建辉组织大家开始了蔬菜种植,挖坑、播种、浇水……一系列操作下来,大家已经满头大汗。“暂时先试种这7盆蔬菜吧,如果效果好,我们再大面积推广。”朱建辉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已经开始幻想大家吃上蔬菜的幸福情景。

 

  随着时间的推移,船员们自己种植的蔬菜一天天长了起来。四个多月后,第一批小嫩苗变成了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叶,朱建辉边收割着菜叶,边笑呵呵的喊道,“今晚加餐,新鲜蔬菜,纯天然无污染哦。”不少人围观过来,讨论着下一步的种植计划。


  如今,沙特吉赞经济城人工岛项目已进入了攻坚阶段,“天羚”船全员斗志不减,施工产量屡创新高。“大家负责干好活儿,老书记的‘菜园子’一定能让大伙儿吃好饭!”“天羚”船船长陈传永打趣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