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“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”阶段性成果展示4(技术成果篇-图片)
前言:2020年,公司坚定不移推进“技术工艺创新攻坚课题”,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,稳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,用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积累全面提升传统业务,积极培育增长新动能,取得系列阶段性技术成果。
1.单船(分类)工艺指导手册
耙吸船以船为单位,绞吸船以系列船型为单位,编制了工艺指导手册,明确各船型特点、关键性能参数、适应能力、不同土质的施工工艺等,完成系列绞吸船、耙吸船工艺手册汇编13份。
2.工艺师体系的建立
为了更好的开展科技创新研究,使技术与工艺紧贴生产一线,公司借鉴了扬德努疏浚工程师的模式,建立了工艺师团队。为典型船型安排专职工艺师进行数据收集,并明确研究内容,规定研究动作,系统化、持续化的开展技术工艺创新,充分激发创新活力。
3.公司施工定额修订
以积累的数据为依托,对公司施工定额进行修订,一是修订绞吸船淤泥质土施工定额偏高的问题;二是加入抓斗船定额;三是编制新进划归我司的绞吸船定额数据。
4.2020年国际疏浚市场行业情报集
2020年共计翻译国外知名疏浚网站咨询信息276篇,已汇编成《国际疏浚行业新闻集2020年版》,累计10万余字,内容涵盖了疏浚与水工工程、装备、环保等方面,使各部门、项目及船舶掌握行业动态。
5.调研扬德努耙吸船管理模式
依托俄罗斯项目,派专人驻船调研扬德努耙吸船,收集其施工方法、人员架构、管理模式、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内容,编撰了《苏霍多尔项目DIOGO CAO轮驻船总结》,以便各部门借鉴学习。
6.服务生产,助力经营
公司技术工艺人员先后前往赣榆、海门、钦州、潍坊等项目开展工艺优化指导共计39次,针对天鲲/天杉船长距离输送粘土球、天骅船泥泵效率低、通恒轮硬质砂土挖掘及扫浅、通远轮深基槽管沟施工、通旭轮粘土施工布线等进行了工艺优化与方案调整。
协助经营系统完成了曹妃甸通途通恒、孟加拉天铭、俄罗斯普利莫尔斯克、塞尔维亚天鸥浚泽等38个项目的施工方案论证与75艘次船舶的效率测算工作。
2020年科技成果汇总
(1)专利
本年度,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项,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9项,外观专利1项;新申报“一种用于封堵排泥管线漏点的巢板装置”、“一种用于水钻取芯的辅助装置”等16项实用新型专利,“一种可控翻转的疏浚工程自浮管”、“一种滑板式模袋混凝土充灌施工方法”等3项发明专利及“市政防护栏”1项外观专利。
(2)科技奖项
《远距离输送砂浆充填砂袋施工工艺研究及应用》项目获中国水运协会科学年技术奖三等奖。
(3)QC成果
莫桑比克项目部QC小组的《提高单耙式耙吸船施工浅区生产率》和孟加拉项目QC小组的《提高混凝土块体坡面防护结构表观质量》获得中国交建优秀QC成果,并上报天津市质量协会进行评审,获得天津市优秀QC成果小组称号。
(4)论文
累计完成83篇《天津航道》论文投稿,10篇《中国疏浚》论文投稿和5篇《水运工程》论文投稿,其中《基于CFD的绞吸船输送管线滤砂装备水力性能研究》获评2020年中国疏浚行业“创新驱动 引领未来”优秀论文。
(5)工法
形成工法16部,其中《复合驱动式耙吸船抛艏艉锚吹填施工工法》获得中国水运二级工法;《疏浚工程水下清障施工工法》、《粉砂混淤泥吹填土流失控制与预处理施工工法》等五部工法获得2020年天航局一级工法;《锚链式抓斗挖泥船强潮流拆除石坝施工工法》、《区块化分层吹填施工工法》等两部工法获2020年天航局二级工法。